火力電廠煤灰變身杯墊 台電攜手設計師發展文創
中央社報導 中央社記者蔡芃敏
火力電廠煤灰變身杯墊 台電攜手設計師發展文創
台電與設計師合作的首個文創產品「人孔蓋煤灰杯墊」,今年股東會初次亮相廣受好評,並在網路引發熱議,讓民眾注意到路邊常見的人孔蓋,拉近社會大眾與台電的生活連結。(台電提供)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傳真 107年12月9日
(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台北9日電)主打「電力文化」與「循環經濟」,台電攜手設計師創造出具有台電DNA的文創品,線上商店明年元月開賣,並將原木柵倉庫改造為文創基地,串聯成文創聚落。
因應電業法修法,台電啟動轉型腳步,也開始發展文創。新事業開發室今年新增了「文創事業課」,並結合台電特有的電業文化,開始推動文創事業。
台電文創主打「電力文化」與「循環經濟」,許多本來該是丟棄或是囤放在倉庫裡的廢材,經過材質測試、研發以及巧思,成了台電獨有的文創商品,目前以煤灰、礙子、鐵器3大項目,推出系列商品。
以與設計師合作的首個文創品「人孔蓋煤灰杯墊」為例,今年股東會初次亮相廣受好評,並在網路引發熱議,讓民眾注意到路邊常見的人孔蓋,拉近社會大眾與台電的生活連結。
MakerBar創辦人闞凱宇說,火力電廠中回收的煤灰數量很多,剛開始對以煤灰作為創作素材相當陌生,且每批煤礦的進口地來源不同,煤灰特性也不一,導致杯墊成品也不夠穩定,就像是食譜要調整配方,過程中也不斷嘗試添加在杯墊中的煤灰比例,才找出煤灰與白陶瓷土混合的最佳比例,可以經得起上千度高溫窯燒。
另外,台電文創事業課長張小燕說,台電文創主要與台灣設計師合作,當初在選擇素材時,不少設計師都沒見過「礙子」,也不知道它的用途,其實「礙子」是在電塔及電線竿主要用於「絕緣」的一串圓缽形物體,退役後就被堆放在倉庫裡,後來設計師實際走訪倉庫,也激盪出不少創意,再經過設計師的巧思後,「礙子」被改造成獨具風味的燈具,為居家帶來光明。
張小燕表示,台電文創商品不是以大量生產、營利為優先,但必須兼顧設計感、實用性,最重要的是傳遞台電的故事跟理念,商品只是媒介。線上商店預計在明年營運,但目前仍在整合金流問題。
為了讓設計師的創意成果讓更多人看到,並吸引更多新銳設計師加入,台電文創觸角不只伸向線上,也規劃將木柵倉庫改造為台電文創基地,並逐步擴張,串聯成木柵文創聚落。
新事業開發室主任蔡英聖說,初步規劃文創基地有4大用途,分別是創作空間、快閃商店、辦公空間以及材質研究室,預計明年開始整修後,年底可以開放使用。
他表示,木柵跟台中草悟道性質相近,台電希望可以在這個安靜的社區打造低度開發的文創商圈外,也會加深與在地居民的連結性,開放部份空間供居民使用,像是舉辦跳蚤市集、手作工作坊等,讓文創基地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。
蔡英聖說,當地也有不少台電員工宿舍,文創基地完成後,計畫募集退休員工或志工,透過導覽介紹台電的故事,並開放電桿場維修攀爬體驗等活動;而在創作空間也會以縮時攝影方式讓設計師的創造過程被看見。
對於這個好消息,闞凱宇表示,空間對於計畫、社群、創作者而言是很重要的,「把人聚集起來,更容易建立彼此的認同感」,相信台電文創實驗基地會成為未來很具代表性的空間。(編輯:林孟汝)1071209
主打「電力文化」與「循環經濟」,台電攜手設計師創造出具有台電DNA的文創品,線上商店明年元月開賣,並將原木柵倉庫改造為文創基地,串聯成文創聚落。(台電提供)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傳真 107年12月9日
為了讓設計師的創意成果給更多人看到,並吸引更多新銳設計師加入,台電文創觸角不只伸向線上,也規劃將木柵倉庫改造為台電文創基地,並逐步擴張,串聯成木柵文創聚落。(台電提供)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傳真 107年12月9日